苏北沿海地区秋西瓜主要栽培技术
东台市蔬菜栽培技术指导站
进入秋季,市场对西瓜仍有一定的需求量,中秋至国庆节前后一般西瓜价位较高,种植秋西瓜往往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。但秋西瓜生长期间处于温度由高到低,雨涝、病虫等灾害频发季节,生产难度较大,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,才能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目标。
1 选用优良品种
针对秋西瓜生育特性,选择耐高温高湿、抗病性强、耐贮运、优质小果型的极早熟和早熟品种。根据我市多年实践,小果型红瓤类品种以早春红玉、秋红玉、黑美人等为主,小果型黄瓤以小兰、秋兰等为主。
2 培育适龄壮苗
2.1 苗床选址和营养土配制。苗床要选在地势偏高、地面平整、未长过茄果类、瓜类作物的地段。苗床钵土应选择未长过瓜类作物的熟土。因育苗处于高温阶段,为防止烧苗,一般不施用含氮化肥,可混入1.5‰优质过磷酸钙和1.5‰硫酸钾,充分拌和过筛,去除土中硬质物,制钵前提前20天左右备土,每667m2大田备足750kg钵土。选用8cm直径的制钵器制钵,制钵前搭好大棚防雨。制钵时,先将苗床铲平,然后平铺一层地膜,在地膜上均匀撒少量5%除齐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,制钵时浇水要适量,钵土 干潮要适度,不能制成实心钵。近年来,我市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了穴盘轻基质育苗技术,具有显著的省工节本、培育适龄壮苗的效果。
2.2 提高播种质量。播种时间掌握在6月底至7月中旬,最迟不得迟于7月底。播种过迟,西瓜结果延迟,如后期遇低温,影响西瓜的膨大和成熟。播前浇足底水,坚持晒种,每钵(穴)播种1粒。播种前,用绿芬威1号1000倍液加果富康500倍液喷透营养土,盖种土预先用一定数量苗菌敌(按包装袋说明书要求)均匀掺和。盖种厚度1-1.5cm,直接抓盖钵塘,盖种后及时平钵地膜,保水促全苗。
2.3 搞好苗床管理。一是见苗后及时抽去平铺地膜,防烫苗。二是齐苗后要注意降低苗床温度,控制浇水,保持土壤适宜的干湿度,有利于发根和避免下胚轴徒长而形成高脚苗。三是降雨前要盖薄膜,防止雨水进入苗床。晴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覆盖遮阳网,以防高温伤害。阴雨天不盖遮阳网。四是及早采取人工拔草,防止草欺苗。五是及时喷药防病虫。苗期生长时间短,主动用70%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均匀喷1-2次,同时注视害虫发生动态,如有发生,主动用药防治。齐苗后经过10天,达到1叶1心即可定植。
3 把好定植关口
3.1认真做好大田栽前准备。一要选好定植田块,按照高产优质要求,秋西瓜也应选择在土层深厚、土壤肥力较高、结构疏松、排灌条件良好、交通方便的沙质壤土种植。二要提前清理前茬,施足有机肥,每亩施腐熟菜籽饼200kg或豆饼100kg,加40-50kg硫酸钾复合肥(15-15-15),然后旋耙作畈,达到全层施肥的要求。三要将畈子做成中间高、两边低的“馍头式”,同时搞好内外三沟,确保水系达到雨止田干要求,防止渍害。四要在每两畈提前搭建一个大棚,长度视田块而定,不超过150m,棚内宽4m,棚顶高1.6m,盖好顶膜,备好围裙膜防雨。五要喷除草剂。每亩净面积用都尔80-100ml均匀喷干畈面。六要平铺地膜,使用0.012-0.015mm厚地膜,便于回收。
3.2适时定植。坚持边打塘边栽苗,防止塘内水分散失,影响活棵。坚持大小苗分开栽,坚持合理密植,每亩650-700株,坚持浇足活棵水,促进瓜苗早醒棵生长。
4 搞好田间管理
4.1 科学整枝压蔓。针对秋西瓜生长期短的特点,采取“三蔓式”整枝(每株只留一根主蔓、两根侧蔓),多余侧蔓及时去除,做到枝不过寸,同时用备好的小土块压蔓,并保证瓜叶在田间均匀分布。
4.2 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。抓住机遇,在主蔓第2-3雌花、侧蔓第1-2雌花,及时进行人工授粉,长势较好的田块可见花就授,不能错过时间,否则延迟上市增加风险。及时疏果定果,去除根部瓜、畸形瓜,小果型品种每株留瓜2个。
4.3 搞好肥水管理。由于秋西瓜生长期短,只施一次座果肥,开花座果后,每亩一次性追尿素10-15kg。及时清理田间水系,达到有水即排,雨止沟干的要求。整蔓时瓜蔓不能伸到棚外,防止瓜蔓淋雨和畈面积水造成死苗。要及早做好预防暴风雨等自然灾害的多项准备,及时加固大棚,尽可能减少损失。
4.4 及时防治病虫害。病害主要有枯萎病、蔓枯病、疫病、病毒病、白粉病、霜霉病等,要立足预防,用70%甲基托布津800倍、50%多菌灵800倍、50%速克灵600倍、37%枯蔓立克500倍等药剂交替使用,7-10天喷药一次。此外,在治好蚜虫的基础上,选用病毒A500倍、20%病毒必克400倍均匀喷雾1-2次,预防病毒病。秋西瓜生产上,蚜虫、红蜘蛛、小菜蛾、瓜绢螟、棉铃虫、甜菜夜蛾等害虫时有发生,要坚持查虫治虫,及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,要结合防病治虫,推广绿帮98等高效生长调节剂,促进西瓜生长。
4.5 适期采摘上市。西瓜成熟后,及时采摘,包装销售,力争取得较好效益。
甜瓜种植:1.苏北地区大棚哈密瓜秋季栽培技术
高长洲羊杏平徐锦华刘广
(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,210014)
1品种选择
选用从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引进的两个哈密瓜品种:
98-18:软肉型哈密瓜。中熟,果实发育期 45天。植株生长势较强,坐果整齐一致,耐湿、耐弱光,抗病性较强。果实卵圆形,方格网纹密而凸,果肉橘红。质地细,稍紧脆。中心折光糖含量16%以上;单瓜重 1.5-2.0kg。
雪里红:脆肉型哈密瓜。早中熟品种;果实发育期40天左右,果实椭圆形,果皮白色,偶有稀疏网纹,成熟时白里透红;果肉浅红,肉质细嫩、松脆爽口,品质佳,口感好,中心折光糖含量l5%左右,单瓜重1.5kg左右。
2育苗
2.1 播种前准备
采用穴盘基质育苗。在大棚内整畦,畦宽1.5m,畦面平整,畦面上铺一层地膜。将装好的基质的穴盘摆放在畦面上,每畦摆两行。
2.2 播种
秋季栽培播种期在7月中下旬。将基质加适量的50%多菌灵搅匀,拌到半干半湿。装入穴盘,将基质浇透水,播种后覆盖基质约1 cm厚,用无纺布或者旧报纸覆盖保湿。育苗大棚加盖一层遮阳网、大棚所有通风口覆盖防虫网。约一半出土后及时揭去覆盖物。
2.3 苗床管理
见干见湿,干后一次性浇透。浇水时间应在清晨。阴雨天不加盖遮阳网,晴天遮阳网覆盖时间上午10点至下午3点。
3定植
3.1 定植前准备
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~2000kg,三元复合肥40~50kg。深翻地30cm。一般6米宽的大棚可作三畦,畦高25~30cm,畦宽1米。在畦中央铺设一根软管滴灌带,后覆盖地膜,地膜四周用土压实。
3.2 定植
苗龄15~18天即可定植。先按株距55cm,行距60cm在膜上破膜挖好苗穴,然后将瓜苗从育盘中取出放入苗穴,四周及底部应用土填实封严。定植后浇足底水,等瓜苗活棵后,再启用滴灌。
4 定植后管理
4.1 温度管理
秋季栽培以通风为主,降温降湿。下雨天放下棚膜。
4.2 植株调整
采用吊蔓栽培,即在植株上方沿栽培行方向按行分别拉1道8号铁丝,铁丝可固定在大棚钢架上。每个植株上方用尼龙绳挂在铁丝上。随着植株生长,茎秆不断缠绕在吊绳上。
4.3 整枝打杈
采用单蔓整枝,主蔓第11节位以下侧蔓及时去除,第12~15节位的侧蔓留作授粉坐瓜用,授粉后侧蔓留2片叶摘心。当植株长到25片叶时,摘除生长点。
4.4人工辅助授粉
宜在早晨6~10时,并扣上标签,注明日期。
4.5疏果定瓜
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,选留果形端正,表面无损伤的果实,1株留1个瓜。同时整枝打杈,防止养分损耗。提高植株间通风透气性,增加光照。
4.6水肥管理
一般在授粉期不浇水。定瓜后,及时浇膨瓜水、施膨瓜肥。膨瓜肥采用速效肥,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30公斤。经搅拌溶解后加水1:100倍左右,通过软管滴灌带随水浇入。以后浇水,以少量多次为原则。采收前15天停止灌水。
5 病虫害防治
5.1 虫害防治
5.1.1蚜虫
在大棚所有通风口设置30目防虫网,可有效防止蚜虫,减轻病毒病的发生。药剂防治蚜虫可用5%阿维菌素1000倍液加10%吡虫啉2000~3000倍液喷雾。
5.1.2白粉虱
棚内挂黄板诱杀(每667m2悬挂30~40块,规格25cm×40cm)。可用10%吡虫啉1000~2000倍液,或者25%扑虱灵可温性粉剂1000~1500倍液喷雾。
5.2 病害防治
5.2.1蔓枯病
由于哈密瓜喜干燥气候。须合理密植,及时整枝打杈,利用膜下滴灌,可以有效地减少蔓枯病发生。发现病株后立即喷药或涂抹病处,可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,调成糊状,涂抹在病部,每隔3天涂抹一次,共2~3次。也可涂抹在整枝时的伤口上,防止病菌侵入。提前预防,可用96.3%咪鲜胺1500倍液,喷施于茎秆,可预防蔓枯病发生,发病初期也可喷施此药。
5.2.2 霜霉病
及时整枝打杈,保持植株通风透光良好。抓住发病初期喷药控制,可用25%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或64%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。
5.2.3 白粉病
发病初期及时打药,可用25%粉绣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施,5~7天1次,连续喷施2~3次。
6采收
可根据标签上的日期来判断果实的成熟度,适时采收。采收时应将果柄和瓜蔓剪成“T”字形,以利于保鲜储藏。